那份得不到的渴望,該如何安放?
- 3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3月21日
撰文|陳詠寧 臨床心理師
你有過想要卻得不到的經驗嗎?
「想要我們還在一起、想要你還愛著我、想要得到一個好工作、好不容易排了長隊,輪到我的時候卻賣完了……」
那種明明很努力,卻無法如願的感覺,讓人煎熬不已,彷彿被困在一個無法掙脫的痛苦漩渦裡。腦海裡不斷閃過:「一定還有辦法、一定還有辦法……」,可是一轉念,又浮現:「真的還有辦法嗎」?或許有,或許沒有。但那份難過與絕望是真實的,而隨著時間過去,情緒慢慢淡去,這種變化也是真實的。只是,我們什麼時候才會真正覺得「好了」呢?
遺憾總是無聲地堆積
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刻,想要好好大哭一場,卻發現長大後,眼淚好像沒那麼容易掉下來。某天,無意間滑開 IG,看到周杰倫分享他在開車時遇見粉紅色極光,配樂是《愛的飛行日記》,那一瞬間,我竟然哭了。
到底是因為極光的美麗而落淚?還是因為剛好到了情緒的臨界點?又或者,其實是看到周杰倫說「這畫面讓我想寫一首歌」而想哭呢?(笑)。
那一刻,我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難過?」後來才意識到,或許並不是為了那道極光,而是因為我一直努力編織更美好的未來,期許自己能變得更好,想要被好好對待,僅此而已。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的渴望。
我們為什麼總是求而不得?
或許我們還沒達到自己期待的狀態與目標,所以感到失落。因為不想放棄那個美好的想像,因為渴望更好的自己,我們才會那麼執著。
但如果仔細想想,現在的生活真的那麼不堪嗎?其實,也不是的。只是,人好像總是會不斷地追求更好,彷彿我們與生俱來就被設定了這樣的程式碼。
這份「想要更好」的渴望,既是前進的動力,也是讓我們痛苦的原因。當我們把理想放在心裡,與現實的落差拉扯時,難免會感到痛苦與氣餒。而有時候,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緣分未到、時機未成熟,又或許,這條路本來就沒有出口。
與失落共存,而非對抗
如果這個遺憾一直無法改變,我們該如何與它共存?
有時候,放下並不代表放棄,而是讓自己能夠輕裝前行。我們不一定要強迫自己立刻好起來,也不必責怪自己還放不下。或許,允許自己休息一下,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也挺好的。
這個世界並不總是如我們所願,但這不代表我們無法擁有幸福。當我們學會接受求而不得的遺憾,也許就會發現,即使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樣子,當下的自己,依然值得被好好珍惜。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