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中的枷鎖》 / 詩:讀 強迫症
- 1月2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3月24日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害怕受傷、害怕死亡,也害怕一些我不想遇到的事情。對於這個害怕,我決定把自己變成魔女,唸一串長長的咒語,阻止這些可怕的事情(想法)。
我潛心修練,為了提高自己魔法的能力。一串咒語從七個字,變成了十個字,再變成二十個字。從唸一次變成三次,再變成十次。甚至開始有了施法的儀式。
最後的我在施法時,根本不記得我唸了幾次咒語,我只記得我一直感覺不夠(*註一)。
「魔女如果做了一些不好的法術,那是會反噬的!」我是這樣提醒自己的。我給自己一個很高的標準,這個不行做、那個不行碰,連一個小小的念頭都不能有。一但種下惡的種子,那是會長出比毒蘋果還有可怕的果實的。
沒有人告訴我,魔女幾歲時可以退休。每當施法的時候,心裡都會想「好累」、「我不想這樣」、「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個問題似乎不會有解答,就像我這輩子,似乎無法卸下魔女的身分一樣⋯⋯。
-
註一:#亞達知覺(yedasentience)是一種讓人感受到「夠了」的主觀知覺。像是吃飯時我們會有「吃飽了」的訊號讓我們停止進食。而在認知行為的觀點裡有提出,強迫症(OCD)患者在亞達知覺(yedasentience)這方面有所缺損,因此他們很難停止自己的強迫想法與強迫行為。
-
#強迫症(#OCD)DSM-5診斷準則如下
A. 出現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或兩有兼具:
強迫思考定義-
1. 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或影像,在困擾的症狀干擾時,有些時個案的感受是侵入的、不想要的;這會對大部份的個案造成明顯的焦慮或痛苦。
2. 個案企圖忽略或壓抑這樣的想法、衝動或影像,或試圖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動來抵消或中和(neutralize)它們 (如:做出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定義-
1. 重複的行為(例如:洗手、檢查)或心智活動(例如:計數),個案必須回應強迫思考或根據某些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來被迫做出這些動作。
2. 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的目的是防止或減少焦慮,或者預防發生一些可怕的情況。但是,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與現實狀況是不符合的,或顯然是過度的。
B. 強迫思考或行為是費時的(例如:每天花超過1個小時的時間),或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
C. 強迫症狀無法歸因於某物質 (如:藥物濫用)或另一身體病況所產生的生理效應。
D. 此困擾無法以另一精神疾病的症狀做更好的解釋 (如:囤積症、拔毛症......等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