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們的 Logo
- 2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Visual Design: IG: kaihung_ho

《#詩句與靈魂》
層層像詩句,堆疊並撐起靈魂的重量,也勾勒出靈魂的模樣。有注意到嗎?那虛實且看似封閉卻又開口的線條。
#虛實,像探索「心裡詩」,在字裡行間來回穿越,貪戀過去絕望的氣息、指向未來希望的踏步,留意當下隱匿的呼吸。
#封閉卻又開口的線條,像是「聽聽」的「似聽未聽」。心理治療,聽的是語言卻也不是語言,聽,也代表與您同在,卻又不過度專注在你的某種表達。
封閉卻又開口,透露著治療永遠沒有結束,每一次或療程的結束,都不是真的結束,因為自我探索並沒有最終的目標,它永遠都「在路上」。
一層層的堆疊,又像《全面啟動》(Inception)中,一層層的夢境,這趟以感官、關係為媒介的探索,如心理治療,觸碰您已知與未知的內心。
劇中的盜夢者看似是植入語言、意念,最終是發覺自己的潛意識,而非改變潛意識。因此,這趟探索是基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改變的力量,我們只是一層又一層地引領又或跟隨你去看見。
——
經過這次logo設計,讓我們看見這不僅是設計,也是心理治療。我們總是天馬行空,設計師會幫我們拉回來,但仍允許我們繼續天馬行空。

設計師這麼說我們的logo
聽聽心裡詩是一間心理治療所,將人們對生活的體驗、感受、想法詮釋成內心的詩句,同時也是靈魂投身的載體,我們認為文學亦為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環。
每個人都擁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詩集,卻不知道如何解讀。
在諮商的過程中,我們將零碎的字詞組合、拼湊,逐漸找到解讀自己靈魂的方法。
LOGO 如同對話框般以不規則的形狀包裹住每行文字,並將其重疊,象徵著由詩句所堆疊出的靈魂;虛實的線條並保留句尾的開口,表達詩篇仍處在尚未完結的階段。
Comments